科技平臺和試驗基地是開展科技創新、成果轉化和交流合作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和必要條件。研究所按照“頂層設計、長遠規劃、強化優勢、補齊短板、優化管理”的思路,加強平臺條件建設投入,扎實推進實驗室、重大設施、技術支撐平臺、資源開放共享平臺、試驗基地等科技條件體系建設,為推動學科發展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、保障各項科研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支撐。
生物所現有13各類各級研究平臺,包括1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(共建),3個部級重點實驗室,1個部級監督檢驗測試中心,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(共建),1個北京市中關村開放實驗室、3個院級研究平臺。此外,還組建了農業生物技術公共平臺中心、農作物表型組重大設施等技術支撐平臺;創建水稻和玉米EMS突變體庫、水稻新型RNAi突變體庫、玉米栽培種質資源庫、水稻表觀智能數據庫等資源開放共享平臺。建成2個綜合性和7個專業試驗基地,滿足了南繁北育和區域特色生物育種需求。
在國際合作平臺方面,生物所與國際水稻研究所、巴西農牧業研究院、巴基斯坦木爾坦穆罕默德·納瓦茲·謝里夫(MNS)農業大學等國際科研機構,建立了光合作用提升與C4水稻創制、棉花生物技術等4個聯合實驗室,為開展國際合作科研創新與交流提供了平臺支撐。
序號 |
平臺名稱 |
級 別 |
1 |
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(共建) |
國家級 |
2 |
農業農村部農業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(北京) |
省部級 |
3 |
農業農村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(分子)重點實驗室 |
省部級 |
4 |
農業農村部農業微生物組學重點實驗室 |
省部級 |
5 |
農業農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態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北京) |
省部級 |
6 |
農業基因資源與生物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(共建) |
省部級 |
7 |
中國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|
院 級 |
8 |
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|
院 級 |
9 |
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學科專業公共實驗室 |
院 級 |
10 |
北京市中關村開放實驗室 |
其 他 |
11 |
中國-巴西農業科學聯合實驗室 |
國 際 |
12 |
中國-巴基斯坦棉花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 |
國 際 |
13 |
中國農業科學院-國際水稻研究所光合作用提升與C4水稻創制聯合實驗室 |
國 際 |
14 |
中國-巴基斯坦水稻棉花生物技術專業科技創新院 |
國 際 |